孝敬父母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怀胎守护恩(1)

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怀胎守护恩(1)

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中“第一、怀胎守护恩”及其颂诗的现代白话翻译与阐释。

此段经文通过描述母胎孕育之艰辛,揭示父母恩德之深重,旨在唤醒众生感恩之心,体悟生命因缘的珍贵。

原文:

累劫因缘重,今来托母胎,月逾生五脏,七七六精开。

体重如山岳,动止劫风灾,罗衣都不挂,装镜惹尘埃。

白话译文:

累世因缘深厚,今生得以托生于母亲的子宫。

怀胎月余,五脏逐渐生成,四十九天后六根精妙开启。

胎儿体重如山岳般沉重,母体动静宛如经历劫风之灾。

母亲不穿华丽罗衣,妆镜蒙尘,无暇顾及自身容貌。

逐句解读

累劫因缘重,今来托母胎:此句指子女与母亲的缘分并非偶然,而是累世因缘的汇聚。佛法以三世因果观生命,子女今生托生母胎,是前世业力与愿力的结果。这种缘分深重,体现父母对生命的直接赋予,奠定孝道的根本依据。

月逾生五脏,七七六精开:怀胎过程中,胎儿发育循序渐进。“月逾”指怀孕数月,五脏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逐步形成;“七七”即四十九天,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的功能开始萌芽。这一描述虽简朴,却暗合胎儿发育的自然规律,凸显母体孕育生命的精密与辛劳。

体重如山岳,动止劫风灾:胎儿日渐成长,其重量对母亲而言如山岳压身。胎动或母体活动时,冲击感如劫风(佛教喻大灾难之风)侵袭。此句以夸张比喻,生动刻画母亲承受的肉体负担,强调怀胎之苦非言语可尽述。

罗衣都不挂,装镜惹尘埃:怀孕期间,母亲放弃华美服饰(罗衣),无心妆扮,镜面蒙尘无人擦拭。此句从外在细节入手,揭示母亲为孕育子女牺牲个人享受,全心守护胎儿的无私奉献。

整体意蕴

“怀胎守护恩”颂诗以四句八言,浓缩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历程。从因缘托生到胎儿发育,再到母体承受的重量与牺牲,层层递进,展现父母恩德之广大。佛法以此教导众生:生命源于母胎孕育,子女得以存活,皆因母亲忍受肉体之苦与生活之变。此恩如山似海,难以报答,奠定“孝为百善之先”的伦理基础。

佛法视角的深层阐释

1、因果与感恩

颂诗开篇“累劫因缘重”,点明生命非孤立存在,而是因果链条中的一环。子女对父母的感恩,不仅是对今生孕育之恩的回报,更是对累世因缘的尊重。佛法强调业报自负,孝道则是净化业障、种善因的起点。

2、无常与牺牲

“体重如山岳”“罗衣都不挂”揭示母体无常的变化与牺牲。怀胎期间,母亲的身体与生活因胎儿而改变,体现无我利他的精神。这种无私,与大乘佛教的慈悲理念相通,提示修行者从父母恩中体悟无常,激发出离心。

3、生命珍贵与修行

“七七六精开”描述生命萌芽的精妙,呼应“人身难得”的教义。母亲以身心孕育此身,子女得以修行佛法。若不珍惜此身、不报父母恩,便辜负生命机缘,难入正道。

4、当代意义

在现代社会,科技虽减轻分娩之苦,却无法抹去怀胎的本质辛劳。此颂提醒人们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母恩之重永恒不变。修行者当以恭敬心供养父母,以行动报恩,方能契合佛法教义,感召福报。

“怀胎守护恩”以诗意语言,浓缩母亲孕育之苦,折射佛法的因果、缘起与慈悲智慧。它不仅是孝道的感性表达,更是理性的修行指引。子女当从此恩中觉悟生命珍贵,以孝顺净化身心,迈向解脱之道。此乃佛法赋予孝道的深远意义。

相关链接:https://www.google.com

本文链接:https://amitafo.com/757.html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