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经藏

最新文章

人命呼吸间

病僧的故事,读来令人唏嘘,也引人深思。一位身患肺疾多年的僧人,卧床不起,众人皆知其将不久于人世,唯独他自己,不愿面对死亡的阴影。当有人劝他及早安排后事,一心正念时,他竟以“男人病危忌

僧无为

吴江流庆庵的无为能公,长于我(莲池大师)年岁,胜于我德行,先于我出家。早年我云游太湖一带,曾有幸与他同堂坐禅。后来我住持云栖寺,他前来求戒,更欲执弟子之礼。我婉言谢绝,他却言辞恳切:

情执不舍,念佛难离娑婆

广钦老和尚的教诲,犹如醍醐灌顶,清凉甘甜,涤荡着我们内心的尘垢。他以慈悲的目光,洞察世间百态,直指修行路上的核心障碍——情执,并谆谆告诫我们放下万缘,一心向佛,方能离苦得乐,成就解脱

一念定生死,淫欲毁善根

印光大师的开示,犹如暮鼓晨钟,震聋发聩,警醒着沉溺于红尘中的人们。他以慈悲之心,洞悉世间疾苦,直指修行路上的种种障碍,为我们指明了通往解脱的道路。 大师首先强调了临终助念的至关重要

七种“戒不净”

《十住毗婆沙论》中关于“戒不净”与“离邪淫”的精辟论述,犹如一面明镜,映照出修行路上的种种陷阱,也警醒着世人坚守道德底线的重要性。它不仅是佛教戒律的深刻诠释,更是对人性欲望的深刻洞察

贪恋爱欲,业力无尽

《圆觉经》有云:“若诸世界一切种性——卵生、胎生、化生、湿生,因淫欲而正性命。当知轮回爱为根本,由有诸欲助发爱性,是故,能令生死相续。” 这段话如暮鼓晨钟,敲醒沉溺于红尘的众生,揭示

戒色生莲,福德自成

《戒德香经》有云:“不淫色者,不犯他妻,所在化生莲花之中。” 这并非简单的戒律,而是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洞察,是对纯洁心灵的执着守护,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坚定期许。 经文以诗意的语言揭示:

受持淫戒

《七佛灭罪经》中关于“受持淫戒”的教诲,宛如夜空中闪耀的星辰,指引着我们在欲望的迷雾中找到方向。它不仅仅是对行为的规范,更是对心灵的守护,对生命能量的尊重,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。

戒邪淫,悟因果真理

《般泥洹经》中对“邪淫”的警示,犹如暮鼓晨钟,震醒着沉溺于欲望之海的迷途之人。它并非空洞的道德说教,而是对宇宙因果法则的深刻揭示,旨在引导众生远离苦海,走向光明彼岸。 《般泥洹经》

爱别离苦

佛经中对“爱别离苦”的精辟阐述,宛如暮鼓晨钟,警醒着红尘中的人们。它并非要将爱一棒子打死,而是以一种慈悲的姿态,温柔地提醒我们:当以智慧为灯,照亮内心,方能于爱欲之海中,寻得一方清净

金刚经四句偈

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

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
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

凡有所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──《金刚经》

忏悔文

往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瞋痴。
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
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。
心亡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真忏悔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──《华严经》